這學期的研究法主題以校園物種調查切入,因為這兩位同學對生態都有滿高的興趣,也主動提出進行物種調查的活動。

但是,老師豈會讓他們這麼輕鬆,只是去水生池看看走走、逗弄烏龜就了事呢?

 

DSC_0126.JPG

 

DSC_0131.JPG

為了能拍到烏龜,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,

也因此注意到生態池旁不顯眼的植物是烏龜的愛好,

不過這都是後話了。

 

用平板的筆記本功能除了記錄物種外型等相關訊息,

還能直接將照片與文字結合,立即合併使用。

(雖然事後證明,老師想太多,也想的太美好)

記錄完後,就是將最有興趣的採樣植物進行細膩的觀察,這時便是觀察工具介入的時間了~

也是小孩最有興趣、好奇的部分~

DSC_0137.JPG

 

DSC_0147.JPG

把放大鏡放在照相機前,以拍到經放大後的樣子,

恩,這個辦法不錯。

 

但有些部分還是需要用顯微鏡來觀察才能獲得更微小的細節,

有時研究問題就是在細微的差異中。

 

紀錄的好處除了可利於後續資料的比對與整理外,更重要的是引起學生間的討論。

DSC_0136.JPG

 

DSC_0145.JPG

小孩正在說明他摘取回來的澤瀉科的葉子外型特徵,

以及透過放大後,

他發現到與同個水生池中其他植物之間的差異。

 

拿出他們最愛的科學實驗王來比對觀察到的特徵,

資料收集、對比、提出一些想法...

這就是培養他們成為自主學習者的過程與必備的能力。

 

工具除了放大鏡、顯微鏡外,還有工具書也是不可或缺的。

中年級時在自然課一定都學過植物各部位的名稱,那單元的學習對資優生也絕對是輕而易舉,
不過學後可以應用在哪裡,就不是每個資優生都知道的了,
其實有的植物從葉子外型或花序或種子等特徵,就可以初步判斷物種的類別,
但前提是對這些特徵描述是否到位,符合分類名稱。於是工具書的使用就很重要了!

DSC05898.JPG

 

DSC05900.JPG

兩個努力地從圖鑑中尋找學校水生池中看到的植物的身影,滿認真的!   小威果然很威的參閱書後的名稱描述,讓自己的紀錄更精確詳細!老師要給你100個讚!

 

後續的活動或許不是這麼有趣,甚至可能有點無趣──有系統的整理收集到的物種訊息,但這是不可或缺的精鍊過程。

DSC05904.JPG

 

IMG_0206.JPG

上網用圖片對比的功能查詢水生池中的烏龜名稱,

並與照片中烏龜的特徵仔細對比,

最後找出水生池中的住戶是花龜跟巴西龜。

 

李老先只給基本須具備的紀錄項目(形狀、顏色、觸感等感官的紀錄),

他們卻還上網查詢物種的用途或習性,補充進紀錄表中,

太優秀了~

本來這是老師之後會要求的,看來老師已經被看穿了~

 

有這樣的清楚資料,我們也才能從這些資料聚焦到下一步的提出研究問題,進行研究,加油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思賢資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